欢迎来到绿色安全技术服务平台!客服电话: 027-6552-6468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平台 > 安全法规

媒体平台

推荐新闻

    暂无数据

安全法规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发布时间:2022-10-17     浏览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 


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4.3 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4 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5 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4.6 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


4.7 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5 应急预案体系


5.1 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5.2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5.3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5.4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6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6.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6.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6.2 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6.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6.4 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 预警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6.4.2 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信息接收与通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受、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6.5 应急响应


6.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6.5.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级别的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6.5.3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6.5.4 应急结束


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6.6 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


6.7 后期处置


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6.8 保障措施


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可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及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6.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


6.8.3 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6.8.4 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6.9 应急预案管理


6.9.1 应急预案培训


明确对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6.9.2 应急预案演练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


6.9.3 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6.9.4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


6.9.5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7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7.1 事故风险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7.3 处置程序


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


7.4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8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8.1 事故风险分析


主要包括:


a)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8.2 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


8.3 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分局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露、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8.4 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9 附件


9.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当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


9.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9.3 规范化格式文本


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9.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警戒范围、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9.5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或备忘录。


骆铁军、姜维分别针对煤炭保供稳价、“基石计划”推进、推进行业自律、优化钢材出口、加快EPD平台推广、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落实能效标杆行动计划等企业关切的问题,结合协会正在开展的工作及进展进行了回应。


来源:安全生产协会


免责声明:凡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